閩侯縣位于福州市西南側,呈月牙形拱衛(wèi)省會福州,是“中國橄欖之鄉(xiāng)”“金魚之鄉(xiāng)”和著名僑鄉(xiāng),素稱“八閩首邑”。現有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97所(幼兒園166所、小學100所、初中22所、高中7所、職業(yè)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09398人,教職工5864人。近年來,閩侯教育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強化常規(guī)管理,先后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fā)展基本均衡縣”“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jiān)測實施優(yōu)秀組織單位”“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等8項“國字號”集體和個人稱號,教育各項工作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堅持優(yōu)質均衡 著力增強教育保障
我縣以教育強縣創(chuàng)建為目標,強化教育保障,優(yōu)化資源配置,實現從“基本均衡”走向“優(yōu)質均衡”。優(yōu)化實施《閩侯縣“十三五”中小學布局專項規(guī)劃》《閩侯縣“十三五”基礎教育布局調整和學校建設規(guī)劃》,明確在舊城改造、新區(qū)開發(fā)中,留足教育用地,同步規(guī)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笆?/span>三五”期間,閩侯教育先后投入約76.2億元,用于學校改善辦學條件達10.91億元,其中閩侯職專、縣第二實驗小學、教師進修校附屬幼兒園、閩侯八中等65所學校建成投用,新增各類學位22408個,大力推動教育補短板項目,效果顯著。據統(tǒng)計,2016-2020年全縣新建公立幼兒園29所(含配套),新建、遷建、改擴建小學21所,新建、改擴建初中11所,遷建1所職專,遷建、改擴建4所高中,共66個項目,完成率98.4%。
當前,我縣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9.8%,比市下達指標提高4.8個百分點,全縣有示范園省級1所、市級4所、縣級26所,省級保教改革建設幼兒園2所;東南學校、白沙中心小學等41所學校認定為福建省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化學校,實驗中學、實驗小學等8所學校獲評福建省義務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設學校;閩侯一中通過一級達標學校復評,推動閩侯一中創(chuàng)建省級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閩侯二中創(chuàng)建市級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
堅持立德樹人 著力推進全面育人
一直以來,我縣教育堅持育人為本,以實踐體驗為主渠道,不斷拓展載體,深化素質教育的實施。健全并完善德育工作隊伍,各校形成了以德育干部、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以及法治輔導員為主的德育干部隊伍;指導7所學校申報省級文明校園,31所學校申報市級文明校園,119所學校申報縣級文明校園;2019年,上街浦口小學和上街余盛小學在全國建筑模型教育競賽中分別榮獲全國金獎和全國一、二等獎;2020年6月,縣實驗中學程湘兒同學榮獲教育部“第十四屆宋慶齡獎學金”。
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2020高考全縣本科上線率63%,比2019年提升4個百分點。2020年中考普高第一條投檔線(610分)列六縣(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qū)第2名,比2019年提升1名。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高考中,閩侯一中理科考生洪明揚以裸分691分被清華大學錄取,排全省第51名,為我縣近20年來取得的高考最高分。
師資結構不斷優(yōu)化。近年來,我縣深入開展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示范縣試點工作,開展校長交流102人次、教師交流373人次;招聘編內編外新教師及外縣調入教師共計1193名,有效緩解教師缺編的壓力;組建27個學科工作室,集聚250名優(yōu)秀教師,穩(wěn)步推進名師工程建設。
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 著力優(yōu)化教育結構
我縣堅持開展強基固本綜合治理,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多措并舉建設教育良好新生態(tài)。2019年9月,我縣與福州至一教育集團進行非盈利性合作辦學,采取“公辦民管”辦學模式和“戰(zhàn)略合作”購買服務方式,將閩侯二中和虎峰中學委托至一教育集團進行管理,力爭通過引入先進管理經驗和教育理念,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將兩所學校逐步打造成為優(yōu)質特色學校,并逐步形成對周邊學校管理模式和理念更新的影響輻射。
凝聚社會力量獎教獎學。2019年7月,我縣設立了教育基金會,通過向社會有識之士多渠道籌措資金;此外,鼓勵鄉(xiāng)鎮(zhèn)參照縣里做法,成立鄉(xiāng)鎮(zhèn)教育基金會,在鄉(xiāng)鎮(zhèn)層面開展獎教獎學。同時,根據教育基金管理使用辦法,制定了獎教獎學配套方案,重點對中高考、學年度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以及教學比武、學科競賽獲獎的教師和管理先進的學校及領導班子進行獎教獎學,更好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性,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